1945年前:
前昂坪茶園時期

有報導指覺蓮苑由三名尼姑於1920年興建(一說1937年),三名尼姑於戰時死於饑荒,物業由她們的一名僕役承繼

1920 年

二戰後貝納祺退伍來到香港,其間先後多次造訪昂坪地區

1945 年

1945年至1958年:
成立初期及推廣期

貝納祺在1948年購入覺蓮苑,其後再在昂坪買入多幅總面積共約6.5英畝的土地,並開始嘗試種植茶樹,為農場的成立奠定基礎

1948 年至1950 年間

貝納祺開始向政府申請林務許可證,以在官地上種植松樹。許可證的用途其後被放寬為「種植樹木」,估計包括茶樹

1953 年起

昂坪茶園場內已設有極完善的製茶工場及設備,更於翌年推出「蓮花嘜蓮枝茶」參展農產品展覽

1955 年

1959年至1970年代初:
發展期及成熟期

貝納祺僱用來自臺灣的製茶專家擔任昂坪茶園廠長,至1962年茶園已開墾的面積增加至50英畝

1959 年

茶園的成品逐漸銷售至大嶼山各店鋪及其他本地茶商

1960 年代前

貝納祺獲批在130.83英畝的官地上以「租用官地牌照」作種茶用途

1967 年

茶園已開墾的面積達60英畝,種有約6,000棵茶樹,每年總產量最高可達36,000磅各種中國茶葉

1972 年

1970年代初至1977年:
轉型期

有日本財團有意投資昂坪茶園,將其發展為龐大的旅遊景點。雖然該計劃估計於1976年觸礁,但仍然埋下了茶園日後削減植茶活動規模以作轉型的伏筆

1974 年

茶園上新建了茶亭、騎馬場、滾軸溜冰場等康樂設施,其後再未有較大型的新建設施

1970 年代後期

1978年至1993年:
後轉型期

貝納祺與妻子成立「大嶼山茶園有限公司」,以管理昂坪茶園的各種業務

1978 年

茶園植茶區域的面積已大幅削減至16英畝

1981 年

除了覺蓮苑位處的地段外,園內大部分的私人土地被出售予一間私人公司。此時大部分茶田已被密林覆蓋,疑似荒廢,茶園近乎停運

1993 年
以上圖片分別由 Andrew Suddaby 、Robert Whitehead、Stewart Sloan、地政總署測繪處、地政總署離島地政處、何鴻毅家族香港基金、政府新聞處、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提供(排名不分先後)

人類學

本研究使用歷史文獻、田野考察和深入訪談的方法,從與昂坪茶園有關的持份者身上搜集其主觀記憶及與茶園相關的資料,全面重塑茶園的歷史及發展歷程。研究更集中探討昂坪區內外不同群體如何透過貝納祺,或種茶業,或其相關的活動產生連繫,從多方面了解茶園的社會價值,包括其作為文化遺產的特色,以及其所發展出的種茶和製茶的文化技藝。

建築學

本研究從建築設計和美學角度對昂坪茶園內的建築群進行分析,透過考察建築群的現況,以探討其過去的面貌、建築特色和實際功能,藉以了解其文物價值。本研究更重點討論建築群的佈局如何配合茶園發展的需要,以及建築群為昂坪以至大嶼山地區所帶來的影響,從而理解建築群和其景觀的組合價值。

植物學

本研究聚焦於昂坪茶園及其周邊地區較具代表性的植物,研究團隊通過實地考察理解各種植物的獨特性,以及其對茶園以至昂坪地區的重要性和社會文化價值。此外,團隊會採集部分植物樣本以製作網上三維圖像,讓公眾可以更立體地認識研究範圍內的植物特徵。

研究團隊名單

(排名按筆畫順序)
項目負責人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張展鴻教授
合作研究員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
鍾宏亮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胡秀英植物標本館
劉大偉館長
顧問
香港茶文化院創辦人
葉榮枝先生
副研究員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
黃偉雄先生
研究助理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王曉欣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王顥霖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
林芷欣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
賴綺伶小姐

大嶼山保育基金

政府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會設立10億元的「大嶼山保育基金」,在大嶼山推動保育工作,及在一些鄉村和社區進行小型地區改善工程,以支援保育措施。基金用以支援落實大嶼山保育工作,提高社區對大嶼山保育的意識,以及促進社區人士參與實踐保育理念,冀能為現今世代及下一代營造優質生活環境。